编辑
2024-07-22
服务端
0
请注意,本文编写于 124 天前,最后修改于 109 天前,其中某些信息可能已经过时。

目录

基本用法
声明和初始化
基本操作
底层实现
hmap
bmap
常用操作
新建
查询
扩容机制
扩容方式
等量扩容
双倍容量扩容
常见问题
原生map中删除元素,内存会自动释放吗?
slices能作为map类型的key吗?

Go语言中的map是一种内置的数据结构,用于存储键值对。map提供了快速查找、插入和删除操作,是实现字典和哈希表的基础。大多数情况下,它都能在O(1)的时间复杂度下实现增删改查功能,若在极端情况下出现所有key都发生哈希碰撞时则退回成链表形式,此时时间复杂度为O(N)。由于哈希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内存分配,因此哈希表一般是不允许并发读写的。

基本用法

声明和初始化

使用make函数:

go
m := make(map[string]int, 10) // 创建一个初始容量为10的map

使用字面量:

go
m := map[string]int{ "one": 1, "two": 2, "three": 3, }

基本操作

插入和更新元素:

go
m["four"] = 4 m["one"] = 11 // 更新已有的键值对

获取元素:

go
val := m["one"]

删除元素:

go
delete(m, "two")

检查键是否存在:

go
val, ok := m["three"] if ok { fmt.Println("Key exists with value:", val) } else { fmt.Println("Key does not exist") }

遍历map:

go
for key, value := range m { fmt.Println(key, value) }

底层实现

Go语言的map底层是一个哈希表,由多个哈希桶(bucket)组成。每个桶可以存储若干个键值对和一些元数据。它使用hash函数将key分配到不同桶中,若出现碰撞冲突时候,则采用链地址法或者开放寻址法解决冲突。 在哈希函数的选择上,会在程序启动时,检测cpu是否支持 AES,如果支持,则使用 AES hash,否则使用 memhash。

冲突解决

  • 链地址法:即每个哈希桶内部维护一个链表,当发生冲突时,将新元素添加到链表中。
  • 开放地址法:当多个键映射到同一个哈希桶时,通过线性探测或二次探测等方法找到下一个空闲的桶位置。

源码中,map主要涉及的结构体有两个,一个叫 hmap(a header for a go map),一个叫 bmap(a bucket for a Go map,通常叫 bucket)。

hmap

下图是完整的关系图

map的结构是 runtime.hmap

go
// A header for a Go map. type hmap struct { count int // 元素个数 flags uint8 // 标志位,标志当前map正在写等状态 B uint8 // 扩容常量相关字段B是buckets数组的长度的对数 2^B noverflow uint16 // 溢出的bucket个数 hash0 uint32 // 随机数种子,用于计算key的哈希值 buckets unsafe.Pointer // 指向buckets数组,如果元素个数为0时,该值为nil oldbuckets unsafe.Pointer // 结构扩容的时候用于赋值的buckets数组 nevacuate uintptr // 搬迁进度 extra *mapextra // 用于扩容的指针,额外记录overflow桶信息 }

可以看到,hamp中有个buckets字段,它是一个指针,最终它指向的桶,是一个结构体bmp

bmap

bmap 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桶”,它的结构是 runtime.bmap

go
// A bucket for a Go map. type bmap struct { // tophash存储桶内每个key的hash值的高字节 // tophash[0] < minTopHash表示桶的疏散状态 // 当前版本bucketCnt的值是8,一个桶最多存储8个key-value对 tophash [bucketCnt]uint8 }

上面bmap结构是静态结构,在编译过程中 runtime.bmap 会拓展成下面这个新的结构体:

go
type bmap struct{ tophash [8]uint8 keys [8]keytype // keytype 由编译器编译时候确定 values [8]elemtype // elemtype 由编译器编译时候确定 overflow uintptr // overflow指向下一个bmap,overflow是uintptr而不是*bmap类型,是为了减少gc }

bmap里面会最多装 8 个 key,这些 key 之所以会落入同一个桶,是因为它们经过哈希计算后,哈希结果是“一类”的。在桶内,又会根据 key 计算出来的 hash 值的高 8 位来决定 key 到底落入桶内的哪个位置(一个桶内最多有8个位置)。

bmap中tophash就是用于实现快速定位key的位置。tophash计算公式如下:

go
func tophash(hash uintptr) uint8 { top := uint8(hash >> (sys.PtrSize*8 - 8)) if top < minTopHash { top += minTopHash } return top }

上面函数中hash是64位的,sys.PtrSize值是8,所以top := uint8(hash >> (sys.PtrSize*8 - 8))等效top = uint8(hash >> 56),最后top取出来的值就是hash的最高8位值。bmap的tophash字段不光存储key哈希值的高八位,还会存储一些状态值,用来表明当前桶单元状态,这些状态值都是小于minTopHash的。

为了避免key哈希值的高八位值出现这些状态值相等产生混淆情况,所以当key哈希值高八位若小于minTopHash时候,自动将其值加上minTopHash作为该key的tophash。桶单元的状态值如下:

go
emptyRest = 0 // 表明此桶单元为空,且更高索引的单元也是空 emptyOne = 1 // 表明此桶单元为空 evacuatedX = 2 // 用于表示扩容迁移到新桶前半段区间 evacuatedY = 3 // 用于表示扩容迁移到新桶后半段区间 evacuatedEmpty = 4 // 用于表示此单元已迁移 minTopHash = 5 // key的tophash值与桶状态值分割线值,小于此值的一定代表着桶单元的状态,大于此值的一定是key对应的tophash值

bmap中可以装载8个key-value,这8个key-value并不是按照key1/value1/key2/value2/key3/value3…这样形式存储,而采用key1/key2../key8/value1/../value8形式存储,因为第二种形式可以减少padding,源码中以map[int64]int8举例说明。 hmap中extra字段是 runtime.mapextra 类型,用来记录额外信息:

go
// mapextra holds fields that are not present on all maps. type mapextra struct { overflow *[]*bmap // 指向overflow桶指针组成的切片,防止这些溢出桶被gc了 oldoverflow *[]*bmap // 扩容时候,指向旧的溢出桶组成的切片,防止这些溢出桶被gc了 //指向下一个可用的overflow 桶 nextOverflow *bmap }

当映射的key和value都不是指针类型时候,bmap将完全不包含指针,那么gc时候就不用扫描bmap。bmap指向溢出桶的字段overflow是uintptr类型,为了防止这些overflow桶被gc掉,所以需要mapextra.overflow将它保存起来。如果bmap的overflow是*bmap类型,那么gc扫描的是一个个拉链表,效率明显不如直接扫描一段内存(hmap.mapextra.overflow)

常用操作

新建

新建map命令,以a := make(map[string]string, len) 为例

  1. 初始化map的结构体hmap
  2. 计算hmap的buckets数量,用hmap.B记录。如果len < 8,hmap.B = 0; 如果len大于8,hmap.B等于len下一个2的指数倍。比如len =14,下一个2的倍速就是16,2^4 = 16,所以hmap.B = 4
  3. 新建 2 ^ hmap.B 个buckets
go
// make(map[k]v, hint), hint即预分配大小 // 不传hint时,如用new创建个预设容量为0的map时,makemap只初始化hmap结构,不分配hash数组 func makemap(t *maptype, hint int, h *hmap) *hmap { //初始化hmap结构体 if h == nil { h = new(hmap) } h.hash0 = fastrand() //hint > 8, B一直增长到2的倍数 B := uint8(0) // overLoadFactor(hint, B)只有一行代码:return hint > bucketCnt && uintptr(hint) > loadFactorNum*(bucketShift(B)/loadFactorDen) // 即B的大小应满足 hint <= (2^B) * 6.5 // 一个桶能存8对key-value,所以这就表示B的初始值是保证这个map不需要扩容即可存下hint个元素对的最小的B值 for overLoadFactor(hint, B) { B++ } h.B = B if h.B != 0 { //新建B个buckets,有可能需要新建overflow bucket (B值过大情况下) h.buckets, nextOverflow = makeBucketArray(t, h.B, nil) if nextOverflow != nil { h.extra = new(mapextra) h.extra.nextOverflow = nextOverflow } } return h }

查询

  1. 假定B=5,bukets总数是2^5 = 32。计算key散列函数之后的hash值kHash
  2. 根据kHash低5位00110计算确定 bucket 的内存地址, 找到对应6号bucket。
  3. 使用高 8 位 10010111,对应十进制 151,在 6 号 bucket 中寻找 tophash 值(HOB hash)为 151 的 key,找到了 2 号槽位,这样整个查找过程就结束了
  4. 如果在 bucket 中没找到,并且 overflow 不为空,还要继续去 overflow bucket 中寻找,直到找到或是所有的 key 槽位都找遍了,包括所有的 overflow bucket
go
func mapaccess1(t *maptype, h *hmap, key unsafe.Pointer) unsafe.Pointer { //如果有goroutine正在写入map,则不允许读。所以map是非线程安全的 if h.flags&hashWriting != 0 { throw("concurrent map read and map write") } ...... //确定key所在的bucket内存地址 m := bucketMask(h.B) b := (*bmap)(add(h.buckets, (hash&m)*uintptr(t.bucketsize))) //如果oldbuckets里面有值,从oldbuckets取值 if c := h.oldbuckets; c != nil { oldb := (*bmap)(add(c, (hash&m)*uintptr(t.bucketsize))) if !evacuated(oldb) { b = oldb } } //获取key hash算法之后的高8位 top := tophash(hash) bucketloop: for ; b != nil; b = b.overflow(t) { //bucketCnt = 8,遍历tophash数组,tophash[i]等于kHash高8位的i值 并且 bucket的第i个的key与所给的key相等的value值 for i := uintptr(0); i < bucketCnt; i++ { if b.tophash[i] != top { continue } //对比 bucket的第i个的key与所给的key是否相等,相等就取对应的value值 k := add(unsafe.Pointer(b), dataOffset+i*uintptr(t.keysize)) if alg.equal(key, k) { v := add(unsafe.Pointer(b), dataOffset+bucketCnt*uintptr(t.keysize)+i*uintptr(t.valuesize)) return v } } } return unsafe.Pointer(&zeroVal[0]) }

扩容机制

map使用哈希表的目的就是要快速查找到目标 key,然而,随着向 map 中添加的 key 越来越多,key 发生碰撞的概率也越来越大。bucket 中的 8 个 cell 会被逐渐塞满,查找、插入、删除 key 的效率也会越来越低。最理想的情况是一个 bucket 只装一个 key,这样,就能达到 O(1) 的效率,但这样空间消耗太大,用空间换时间的代价太高。

在golang中,采用一个 bucket 里装载 8 个 key,定位到某个 bucket 后,还需要再定位到具体的 key,这实际上又用了时间换空间。当然,必须有一个度,不然所有的 key 都落在了同一个 bucket 里,直接退化成了链表,各种操作的效率直接降为 O(n)。

因此,需要有一个指标来衡量前面描述的情况,这就是装载/负载因子(load factor),它是哈希表中元素数量与哈希桶数量的比值。Go 源码里是这样定义装载因子的:

go
loadFactor := count / (2^B)

其中,count 就是 map 的元素个数,2^B 表示 bucket 数量。

map扩容的触发条件主要是基于装载因子(load factor),在超过某个阈值时会进行扩容。具体的阈值和扩容策略可能会根据Go语言的版本有所不同。 触发条件

  • 装载因子超过阈值,源码里定义的阈值是 6.5。
  • overflow数量 > 2^15时,也即overflow数量超过32768时。
go
// src/runtime/hashmap.go/mapassign // 触发扩容时机 if !h.growing() && (overLoadFactor(int64(h.count), h.B) || tooManyOverflowBuckets(h.noverflow, h.B)) { hashGrow(t, h) } // 条件1 装载因子超过 6.5 func overLoadFactor(count int64, B uint8) bool { return count >= bucketCnt && float32(count) >= loadFactor*float32((uint64(1)<<B)) } // 条件2 overflow buckets 太多 func tooManyOverflowBuckets(noverflow uint16, B uint8) bool { if B < 16 { return noverflow >= uint16(1)<<B } return noverflow >= 1<<15 }

扩容方式

go会采用采用渐进式扩容,避免一次性迁移数据过多造成性能问题。在进行新增、更新时候会触发扩容操作然后进行扩容操作,每次最多迁移2个bucket。我们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扩容类型。

等量扩容

所谓等量扩容,实际上并不是扩大容量,buckets数量不变,重新做一遍类似增量扩容的搬迁动作,把松散的键值对重新排列一次,以使bucket的使用率更高,进而保证更快的存取。

上面说的 hashGrow() 函数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“搬迁”,它只是分配好了新的 buckets,并将老的 buckets 挂到了 oldbuckets 字段上。真正搬迁 buckets 的动作在 growWork() 函数中,而调用 growWork() 函数的动作是在 mapassign 和 mapdelete 函数中。也就是插入或修改、删除 key 的时候,都会尝试进行搬迁 buckets 的工作。先检查 oldbuckets 是否搬迁完毕,具体来说就是检查 oldbuckets 是否为 nil。

双倍容量扩容

当装载因子过大时,就新建一个bucket,新的bucket长度是原来的2倍,然后旧bucket数据搬迁到新的bucket。 总结来说,不论是等容量扩容,还是双倍容量扩容,都会新创建一个buckets,然后将hmap.buckets指向这个新的buckets,hmap.oldbuckets指向旧的buckets。

常见问题

原生map中删除元素,内存会自动释放吗?

  • 如果删除的元素是值类型,如int,float,bool,string以及数组和struct,map的内存不会自动释放;
  • 如果删除的元素是引用类型,如指针,slice,map,chan等,map的内存会自动释放,但释放的内存是子元素应用类型的内存占用;
  • 将map设置为nil后,内存被回收;

slices能作为map类型的key吗?

在golang规范中,可比较的类型都可以作为map key。不能作为map key 的类型包括:

  • slices
  • maps
  • functions

本文作者:sora

本文链接:
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BY-NC-SA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